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譚海燕 實習生鐘言 廣州報道
在“大航海時代”,“出海”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首選。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2024年貿易與發展報告》,南南貿易自2007年以來已翻倍,從2.3萬億美元增至5.6萬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減少對傳統貿易伙伴的依賴提供了新機遇。
新興市場成為“航海”新風向。2023年,中俄、中墨、中阿(阿聯酋)雙邊貿易額均呈現增長趨勢。隨著全球產業轉移要素重組加速,越來越多中企也將墨西哥等地作為出海要塞。
近日,?東省僑聯第??屆海外委員、墨西哥粵商會執行會長何強在接受南方財經《新粵商》專訪時表示,目前全國制造大省廣東在墨西哥投資設廠的企業多數以制造業為主,汽車零部件、家具電子等相關企業投資熱度居高不下。在中國企業加速走向全球的大局勢下,未來五年內,中企“出海”墨西哥將日益增多,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如果從深圳到墨西哥城畫一條直線,恰好橫穿整個太平洋。2005年,中國企業“出海”尚屬于1.0版本,路途遙遠加上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很多出海至墨西哥的華人華僑“鎩羽而歸”,只有一些從事餐廳、小商品批發等生意取得了成功。當時,何強機緣巧合來到墨西哥,憑著此前的營商經驗,他察覺到當地市場的機遇,決定扎根留下,深耕墨西哥市場。2019年,墨西哥粵商會成立,他擔任執行會長。
為什么是墨西哥?事實上,墨西哥是廣東對拉美經貿合作的重要伙伴之一。近年來,墨西哥與廣東的貿易往來不斷增長。2023年,廣東與墨西哥雙邊貿易額超過200億美元。2024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為1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如今越來越多的廣東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拉美市場。很多企業都在墨西哥投資設廠,并積極參與當地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他們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變化?
墨西哥粵商會執行會長何強,受訪者供圖
跨過重洋
《新粵商》:你是什么時候來到墨西哥的?
何強:我的企業自2005年起就在墨西哥開展業務。目前,企業在墨西哥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板塊。
首先是傳統貿易,涉及照明和音響產品等領域,其次是ICT業務。4年前,我們與清華股份旗下的新華三集團簽訂了協議,成為新華三墨西哥總代理。后來又陸續與大唐電訊、杭州大華集團等公司簽約,成為這兩大集團公司在墨西哥的總代理。最后是工程機械板塊。徐工集團、中聯重科、臨工機械以及合肥合力叉車等也是我們代理的品牌。這三個板塊構成了我們目前在墨西哥當地的主要業務。
《新粵商》:你能為墨西哥粵商會企業以及其他出海企業分享一些投資趨勢嗎?
何強:目前投資墨西哥主要集中在汽車零配件以及其他制造行業,包括家具和家電產品。這些商品以出口美國為主,也有供應當地的外資企業,因此成為主要的投資領域。
汽車配件是一個比較龐大的行業,比如體積較大,對物流運輸很敏感的輪胎、輪轂,國內幾大生產商就已經在墨投巨資建工廠了。
零配件企業來墨投資旺盛是因為特斯拉、大眾、奧迪、寶馬等外資工廠都在這里設立生產基地。這些車企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跟隨轉移,帶動了零配件產業的發展。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汽車零配件也是一個熱門的銷售類別。
《新粵商》:你未來有何投資計劃?
何強: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未來萬物互聯,企業數字化趨勢共識度最高,確定性也最強。未來我們要打造一個數字化平臺,把公司推向作業數字化、數字平臺化、平臺智能化、智能實戰化的先進企業。
2005年進入墨西哥市場時,我們就包攬了當時墨西哥的主要客戶的業務。經過多年的競爭,我們已經扎根下來了,并且開始深耕渠道。雖然當前的形勢與以往有所不同,但是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們已經轉化成為一個高度本土化的企業。
《新粵商》:你認為目前發展蓬勃的跨境電商新業態在本地機遇如何?
何強:現在電商行業正在全面“出海”。在美國和墨西哥等國家,中國的電商企業,利用郵政包裹跨國政策,大批量直接運到當地派送。這種做法現在已經受到了美國和墨西哥等國家的高度關注,隨著當地新法規的頒布實施,這些漏洞會逐漸減少。
電商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就需要扎根當地,立足長運,進行合規合法經營。以國內某大型電商為例,之前可能鉆了一些空子,如今開始在美國本土設立倉庫,與其那樣被動經營,還不如當初就規劃好合理運營,這雖然會損失一些短期利益,但從長遠看,企業在當地的形象會更正面,也更利于未來融入當地的經濟生態環境。目前墨西哥電商還處于發展階段,未來支付和物流系統完善后,電商的發展還會有一個爆發的階段。
出海的機遇在哪里?
《新粵商》:全球貿易形勢變化劇烈,挑戰很多。作為“出海”代表,你自己的親身感受如何?
何強:中國企業走向全球是大勢所趨。現在歐洲以及拉美的很多華人都跑到墨西哥來開拓業務,未來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目前,墨西哥巿場也沒有國內競爭激烈,我們這些外來企業在當地還是比較容易生存。我最近都在美國出差調研,想看看美國大選以后,企業新的商機在何處。
《新粵商》:調研結果如何?
何強:以我對美國市場的理解,當地對于低附加值產品以及無法很快實現自動化生產的產品,關稅壁壘不會太高,加上當地也有改善民生的需求。美國主要的關稅增加或許會針對高科技產品,意在遏制非本土的高科技企業,而對于勞動密集型產品,可能會采取較為寬松的貿易政策。
對于傳統制造業而言,產品生產上比較難替代的企業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如果產品生產很容易替代,比如在東南亞能找到替代工廠,那么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普通企業,如果其主要市場在美國,那么轉移到墨西哥或東南亞可能會有一線生機。在當今市場快速變化的局勢下,不做出及時的調整顯然是不行的。至于高新技術企業,只能加強研發,即使這并非易事。因此,加工制造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面臨著挑戰,只是難點不同。
《新粵商》:墨西哥的市場潛力如何?
何強:未來五年之后,墨西哥的競爭態勢可能會與中國當前環境相似,競爭可能變得更加激烈,我們只能提前做好準備,未來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
《新粵商》:企業出海在海外面臨的風險不小,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何強:風險是無法完全規避的,自2005年去墨西哥開展業務以來,我們企業支付的“學費”已超過幾千萬美元,當然收獲也更多。現在信息變得更加透明,企業應盡量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致力于長期的合規合法經營,這才是規避風險性價比最高的方法。
目前,許多中國工廠選擇在墨西哥設立生產基地,包括美的、海爾、徐工等企業,其中原因是企業的市場主要面向美國,這些工廠是否能夠成功規避美國的關稅壁壘尚無定論。其實墨西哥以南的拉美市場非常廣闊,需要企業判斷自己的產品是否適合拓展拉美市場。
本文鏈接:新粵商丨墨西哥粵商會何強:未來5年墨西哥市場競爭程度不亞于當今中國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1-30756-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中國貿促會:美方無視國際經貿規則 必將對全球半導體行業造成嚴重影響
下一篇: 東莞中行:以實際行動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