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趙曉晨 佛山報道
人才、企業家與科技界代表,三者的關系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9月25日,佛山市禪城區舉辦人才·企業家·科技共融之夜活動,企業家、高層次人才與科技界代表齊聚一堂,共話“佛山之心”高質量發展未來。
活動現場,禪城發布了“1+N”科技政策體系,包括《佛山市禪城區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4-2026年)》《佛山市禪城區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佛山市禪城區科技招商實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
近年來,禪城聚焦省、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平臺建設、成果轉化、企業創新和科技服務等重點工作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禪城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成灣區產業科技轉化高地、佛山科創服務中心,瞄準“一高四新”產業(高端精密制造裝備、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新現代醫藥產業)加以培育。
比如,《佛山市禪城區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創新平臺能效得到有效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大幅增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更加健全,科技服務業集聚區基本建成,高端科技人才磁場效應有效發揮,科創生態環境明顯優化。
《佛山市禪城區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則提出,到2026年,科技服務新業態加速集聚,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增強。《佛山市禪城區科技招商實施方案》提出,聚焦重點產業及關鍵環節,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等科技型企業,加速集聚優質科技資源,為佛山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民營經濟是佛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企業家始終是推動禪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晚,禪城表彰了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德林等20余位“禪商脊梁”,以及佛山市東鵬陶瓷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何穎等15位“禪商青睿”,以肯定他們為禪城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
今年以來,為了打造更優越的人才服務生態,禪城一體化整合線上線下人才服務資源,加快打造具有禪城特色的“金禪”人才服務體系,讓城市與人才共生共榮。活動當晚,禪城除了對外展示“金禪”人才服務體系外,還向一批已在禪城扎根發展的人才頒發“引才大使”牌匾,通過“以才引才、以才薦才、以才聚才”的方式,讓“佛山之心”匯聚更多人才。
活動現場,帶領團隊參與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佛山市植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郭勇軍,以及有研(廣東)新材料技術研究院鈉離子電池研究室主任、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入選者肖必威分別講述了各自扎根禪城的心路歷程。
一座城市要匯聚人才,講究的是“引育留用”。要想留得住人才,讓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所用,不僅要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更需要有讓人才大展拳腳的平臺。為了吸引像郭勇軍、肖必威這樣的人才與企業家前來發展,禪城推出了系列重點人才合作項目。當晚,留學生創業園項目、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項目、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中心項目等重點人才合作項目正式簽約落地禪城。
留學生創業園項目落戶禪城區,將為廣大留學人才提供創新創業的載體與陣地,讓后者的聰明才智轉化成為一個個項目在禪城生根發芽。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項目則致力于進一步推進企業與高校之間產學研合作,讓科研成果具有用武之地,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中心項目將引導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等服務業人才在佛山就業創業,以工業設計催生佛山新質生產力,提升城市發展的競爭力。相信三個項目的落地,將為禪城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能。
此外,中試綜合保險項目、天使資金池項目等重點科技金融項目也于當晚正式簽約落戶禪城。兩個項目將為禪城的科技創新提供金融活水,助力科研開發順利推進、科技成果順利轉化。
本文鏈接:為人才搭建舞臺,佛山禪城發布“1+N”科技政策體系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718-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