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不用等到年報正式披露,*ST大藥(603963.SH)便已經提前鎖定終止上市。
根據公告,近期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并且沒有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將于3月21日終止上市并摘牌。
*ST大藥,于2017年9月登陸A股,成為云南大理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同時該公司也是目前當地僅有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
不過,由于2023年度凈利潤為負值、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2024年已經帶上了“*ST”的風險警示字樣,今年公司已經全無退路,唯有終止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ST大藥市值只有2.59億元,為A股市場市值最低的上市公司。
在市值持續低于5億元,與2024年營收、利潤等經營數據無實質性改善的背景下,公司成為了A股市場上極少數同時觸發財務類退市、交易類退市情形的樣本公司。
退市摘牌已定
保殼壓力之下,去年*ST大藥曾經一度尋求自救。
2024年8月,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楊君祥,曾經籌劃協議轉讓公司股份事項,并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但是僅僅一天后公司便宣告終止了該筆股份轉讓計劃。
同年9月,公司再次公告,楊君祥家屬收到由(云南臨滄)鎮康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楊君祥被留置、立案調查的通知書,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公司也未被相關機關要求協助調查。
*ST大藥實控人,共有楊君祥、楊清龍和尹翠仙三人,其中尹翠仙為楊君祥妻子、楊清龍則是楊君祥兒子。
楊君祥被留置調查后,由副董事長尹翠仙履行上市公司法人、董事長職責。直至今年3月,楊君祥解除留置,轉為被公安機關監視居住措施。
不過,在核心人物楊君祥無法履職,*ST大藥在錯過了最后自救機會后,上市公司保殼大勢已去。
需要指出的是,*ST大藥屬于A股市場中少數同時觸發財務類退市、交易類退市風險指標的公司,此次終止上市對其他上市公司也極具參考意義。
今年1月3日,該公司收盤價為2.2元,對應市值為4.83億元,上市以來首次低于5億元的市值退市“紅線”。
而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5億元情形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屬于交易類強制退市。
由于*ST大藥沒有改善其經營業績的實際動作,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到今年2月8日時公司總市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5億元,觸發了上述交易類強制退市指標,公司因此停牌“待審”。
最終,上交所作出了公司終止上市的決定,并將于3月21日終止上市及摘牌。而即便此前*ST大藥市值回升至5億元以上,躲過觸發上述交易類退市指標而摘牌,也已經無法規避掉財務類退市帶來的終止上市風險。
歷史數據顯示,自2017年上市以來,該公司營收高點不過2018年的4.01億元,此后公司營收連續6年下降,到2023年時已經跌破1億元。營收規模不斷減小的同時,2021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
而在2025年,退市新規全面落地,虧損公司的營收考核指標進一步提高。
修訂后的退市指標為,主板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中的營業收入標準由“低于1億元”調整到“低于3億元”,利潤標準則調整至“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
上述背景下,*ST大藥更是難以達標。根據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的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后凈利潤全部為負,同時當期營業收入也僅有0.62億元至0.74億元,這與3億元的營收門檻相去甚遠。
加上公司2024年已經“帶帽”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根據相關規則,連續兩年觸發財務類強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將被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
而從*ST大藥的實踐來看,公司適用至少兩種退市標準,并不需要等待公司年報披露,僅觸發交易類退市一項情形便足以鎖定終止上市。
多公司拉響退市警報
非*ST企業還有一年緩沖期,公司可以設法自救,而不少已經帶上“*ST帽子”公司則會直面終止上市風險。
強制退市,包括交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規范類強制退市和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四大類。
而從可以“量化”的維度觀察,目前存在交易類退市風險的公司數量不多。截至3月18日,除了*ST大藥以外,僅有*ST富潤一家市值低于5億元(4.72億元),另有*ST嘉寓、*ST龍津和*ST吉藥三家公司市值在6.2億元至6.8億元之間。
當然,觸發交易類強制退市的指標并非只要市值。僅以上交所為例,還包括“連續120個交易日通過本所交易系統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于500萬股”“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等等。
而從收盤價來看,截至3月17日,以上風險警示板塊共有*ST旭藍等4家公司(未包含ST股票和B股)收盤價低于1元。
相比之下,存在財務類強制退市風險的公司,數量可能會更多。
據不完全統計,在134家風險警示公司中,共有21家公司2024年預計虧損、營業收入(預告下限)低于3億元。
另據相關規則,對創業板、科創板公司營收“考核”為1億元。剔除創業板、科創板公司后,其他適用于3億元營收標準的風險警示公司(包含中小板)在10家左右,與*ST大藥同在云南的*ST龍津就是一個不錯的案例。
公司股票代碼為002750、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營收是按照創業板還是主板公司的標準執行?這也引發了部分投資的關注。
對此公司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公司目前屬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適用《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的有關規定。”
如此一來,公司也適用“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
而在2024年公司預計各項利潤指標虧損的同時,營收至多不過0.75億元,年初以來*ST龍津也已經連續發布八次“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
此外,預計2025年實現扭虧的*ST威帝,與近期也在密集發布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
結合上述相關規則,上述*ST樣本公司今年股票被摘牌的風險較高,至于其他采取其他風險警示的ST公司相對安全一些。
本文鏈接:2.59億最Mini A股*ST大藥鎖定終止上市,新一輪退市警報拉響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3-133292-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