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23日下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部長陸治原介紹,將推動擴大養老服務消費,發展壯大銀發經濟。
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7億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陸治原介紹,近年來,民政部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聚焦群眾養老服務需求,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了我國養老服務制度體系,推動養老服務出現四個轉變:一是從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為主向服務全體老年人轉變;二是從政府供給為主向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供給轉變;三是從機構養老為主向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轉變;四是從兜底保障、生活照料向更有質量的醫養康養相結合服務轉變。
“人口老齡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這里面既有挑戰,也有機遇。”陸治原說。
編制實施好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在老齡工作方面,陸治原介紹,將認真履行全國老齡辦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職能,加強對老齡工作的統籌協調,形成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合力。
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機制,編制實施好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強化“老有所依”的資金保障,夯實“老有所養”的服務保障,完善“老有所為”的制度保障。
會同有關部門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在優待政策、文體活動、法律服務、志愿服務、科技助老、金融惠老等方面,每年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些老年人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
在養老服務方面,陸治原介紹,將著重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養老服務網絡。就像上學有學校、看病有醫院一樣,養老服務同樣要有相應的機構設施網絡,重點建設縣(區)級綜合養老服務平臺、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村(社區)養老服務站點,構建貫通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也就是說要把服務網絡體系全面建立起來。
二是優化服務供給格局。順應絕大多數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習慣和意愿,培育建好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要為在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助急等上門服務,鞏固居家養老服務基礎地位;聚焦老年群體需求,發揮社區養老服務依托作用,發展社區日間照料、社區老年食堂、康復護理等為老服務項目,讓老年人實現在“家門口”就可以養老;強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發揮養老機構創新示范、服務技能培訓、設備推廣應用等作用,加強殘障、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等,形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相貫通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
三是促進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情社會作用,形成事業帶動產業、產業支撐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扶持培育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的養老服務市場主體,擴大養老服務消費,發展壯大銀發經濟。
四是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加強對養老服務質量安全的監管,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醫養結合、老年助餐、養老社區等新興領域的監管制度規則,要加強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項目、流程、價格公開透明,提供質量有保障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心、放心。
“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有效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到2035年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讓廣大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陸治原說。
老年助餐模式日益豐富
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務需求。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面臨著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老年人煩心、家里人操心、社會上掛心。在家門口開設老年食堂,解決了不少高齡、獨居老人的吃飯難問題。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介紹,去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今年又列入全國老齡委為老民生實事。各級民政部門認真組織實施,老年助餐服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扶持政策加快推出。今年中央財政安排3億元引導資金,支持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各地結合自身財力和實際情況,為老年助餐服務提供優惠措施,為服務企業和經營主體提供扶持政策,同時鼓勵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人士積極參與,通過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社會捐一點等方式,為老年助餐服務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服務網絡不斷拓展。各地結合實際,出臺助餐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采取依托養老服務機構拓展功能、整合利用社區閑置資源、改造既有設施等方式,新增老年助餐點,擴展老年助餐服務網絡,一些地方已經形成了“十五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助餐服務。
三是助餐模式日益豐富。各地在老年助餐工作實踐中,因地制宜發展形成了“養老機構+助餐”,過去養老機構的餐飲服務只管機構內的老人,現在通過拓展功能,可以向社會上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務,這就很好地利用了現有資源。還有“社會餐飲+委托服務”“社區食堂+老年餐桌”“中央廚房+專業配送”“線上平臺訂餐+線下送餐”“餐桌+課桌”等老年助餐模式,有些老年食堂吃飯的時候桌子是餐桌,吃完飯以后又變成了課桌,給老年人普及一些健康養老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都為老年人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助餐選擇。
四是質量安全持續加強。各地著力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建立民政牽頭、多部門參與、屬地負責的協同監管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助餐要安全,首先就是食品安全,要確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唐承沛介紹,下一步,將有序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擴面提質增效。
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堅持公益屬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突出“助”的功能,會同相關部門完善和落實扶持政策,重點服務高齡、空巢、獨居、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就餐剛需,幫助經營主體降本增效,實現持續發展。
二是進一步加強分類指導。堅持從老年人需求出發,尊重老年人意愿,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確定工作目標和實施步驟,穩步拓展服務網絡、提升服務能力。
三是進一步推廣經驗模式。指導各地用好中央引導性資金,著力打造一批優質助餐點和服務品牌,培育一批專業化、連鎖化、規模化助餐機構,創造更多可感可及可持續的助餐模式,把老年助餐這件民生實事辦實辦好。
本文鏈接:民政部:全面建立養老服務網絡體系,擴大養老服務消費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554-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政策加力二手車出海,中國車商淘金亞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