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慧
9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周進強在發布會上表示,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2012年—2022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5.4%,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0.60%提升至1.08%。
周進強表示,2023年我國主要體育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528.9億元,比上年增長178%。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以競賽表演、休閑健身為引領,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制造、體育傳媒等共同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
另外,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7.2%。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了2.89平方米,已經提前超過了“十四五”規劃的人均2.6平方米的標準。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表示,在滿足體育消費供給方面,首先要加強場地設施的供給。一方面,要加大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進一步開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另一方面,將鼓勵體育場館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其次,要加強體育產品的供給。在制造業方面,將加快新技術、新材料在體育用品領域的應用,推動體育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智能裝備、智慧場館,更多地讓智能化應用在產品和消費場景上。在服務業方面,將加大體育賽事的供給。
楊雪鶇還透露,國家體育總局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的溝通協調,研制出臺體育用品轉型升級、戶外運動高質量目的地等政策措施,不斷打通政策堵點和難點。
楊雪鶇提到,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上,中國企業的創新產品在巴黎奧運會上同樣出彩,比如說,乒乓球賽場的彩色乒乓球臺、舉重賽場的國產杠鈴都引起了廣大觀眾的關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雪鶇舉例,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像沙灘排球、網球、柔道等項目使用的“子彈時間”技術,讓全球的觀眾首次在夏季奧運會能夠看到運動員如科幻電影般的靜止畫面;在新材料使用方面,像場地自行車項目,中國國家隊的自行車使用了T1100碳纖維材料,整個車架的重量僅為1150克,在全球同類產品中重量最輕;在新理念實施方面,像三人籃球、乒乓球項目的運動地板,使用了可循環橡膠材料,堅持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環境友好的發展理念。
“這些產品在國際賽場上的亮相,進一步提升了體育企業的形象,也展示了中國科技創新和制造能力,更體現了我國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發展的決心。”楊雪鶇表示,下一步,在政府端,繼續完善政策,國家體育總局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出臺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在市場端,繼續培育品牌,打造一批體育領域的“中國智造”高端品牌,培育更多的世界一流體育企業,加快體育用品制造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
本文鏈接:國家體育總局:將出臺推動體育用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文件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295-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