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趙曉晨 佛山報道
9月上旬,蘋果iPhone16系列發布,鈦金屬這一高科技材料再次躍入大眾眼簾。在一般人印象里,作為“第三金屬”及“海洋金屬”,鈦往往與高精尖的航天、航空、航海等制造業建立起聯系。
但近幾年,鈦金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從最初高端手表的應用,到如今逐漸滲透到更多消費電子產品、運動裝備乃至家居用品中,鈦憑借耐腐蝕性、輕量化和親生物性日益受青睞。
在佛山南海區丹灶鎮,也有一家把鈦金屬帶入日常生活的企業。“我從2019年前就開始研究鈦制品,希望能將鈦的應用擴展到更廣泛的日常生活場景中,讓這種具有優異性能的材料被更多的消費者所認可和使用。”鎧斯CEO劉敏業表示,目前鎧斯產品包括戶外裝備和家居用品兩大版塊,并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長。
把“興趣”變成專業
在佛山市鎧斯鈦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中,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見到一款特別的咖啡濾網,它摒棄了傳統濾紙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濾網上直徑細如發絲的孔洞,為咖啡愛好者提供了全新的沖泡體驗。與普通材質的咖啡濾網相比,鈦金屬咖啡濾網因其超細孔徑、高孔隙率,能高效過濾咖啡渣,提升口感,同時耐腐蝕、易清潔,耐用且安全,加之其輕便美觀,是咖啡愛好者的優選。
(鎧斯推出的鈦制咖啡濾網套裝。受訪企業供圖)
“KEITH鎧斯的誕生,源自我接到的兩份海外客戶的OEM訂單。”劉敏業與鈦結緣是一次機緣巧合,技術出身的他最早做高速精密五金加工,生產不銹鋼餐廚具器皿,接觸的大多是海外客戶。
2005年,有一位客戶聯系劉敏業,希望他能夠利用鈦材料制作幾款勺子樣品。然而,劉敏業發現鈦的沖壓加工技術難度相當高,經歷數次嘗試之后才成功。但一個小小的純鈦折疊勺訂單價竟高達120元人民幣,約為普通餐具的三十倍。
“接觸了鈦金屬后,我對這個神奇的金屬產生了興趣,便一發不可收拾。”劉敏業一邊經營精密五金加工廠,一邊著手研究鈦金屬加工應用,并在2005年成立KEITH鎧斯品牌,定位于餐廚器皿。
(鎧斯CEO劉敏業。受訪企業供圖)
彼時,受限于原材料和加工技術的制約,國內民用市場對于鈦制品的應用剛剛起步,而國外一些國家已經將鈦用于戶外運動領域,比如日本在90年代就生產出鈦金屬高爾夫球桿。
創業初期,劉敏業遇到了材料和加工裝備的雙重難題。鈦金屬的外觀與不銹鋼相似,但加工特性遠比不銹鋼復雜。在他嘗試使用不銹鋼模具加工鈦金屬時,模具多次損壞,而且原料價格昂貴,“最開始我找人從日本買原材料,價格在600元一公斤左右,但由于不懂工藝,10萬元的原材料只生產出兩個產品”。
因此,劉敏業決定自主開發原材料,與上游鈦礦企業合作特別定制了0.4mm的專屬板材,改造加工設備,通過反復的實驗和細致的數據記錄克服難題。生產車間內,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看到了激光焊接、打孔、噴砂處理等一整套工藝設備,其中許多設備和工藝流程都是鎧斯自主研發,如第一代的手動噴砂機就是由劉敏業設計并手動焊接而成。
“每年大概會‘燒’掉數百萬元,單靠零零散散的訂單養不活公司,迫切需要新客戶和新市場。”2007年春,劉敏業獨自前往廣交會尋找商機。他請朋友幫助翻譯了一份英文版宣傳冊,看到從器皿展位出來的客商就沖上去給資料,并用一句“Hello!Titanium(鈦)”來打招呼。這次嘗試為他帶來了第一個意大利客戶的訂單。
之后,劉敏業再次參加廣交會,這次他擁有了自己的標準展位。“第一次參展,我們只展出了十幾套產品,但吸引了整條過道的人,9平方米的展位里擠滿了外國客戶,5天內我們拿到了超過1200張名片,忙到沒有時間吃飯。”這次參展的經歷讓劉敏業意識到鈦制品行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成長空間,而且許多客戶來自戶外行業,為產品的應用場景打開了新思路。
2008年,鎧斯從OEM生產向ODM生產制造轉變,開始在國內市場推廣自主品牌。2009年,KEITH鎧斯品牌全面升級,并建起7000平方米的廠房,走上發展快車道。
跨越“小眾化”門檻
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鈦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海綿鈦和鈦材的產量上位居世界前列,鈦金屬制品也從手表、醫療等高端領域逐步進入“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但要從小眾認可走向“大眾化”,鈦制品還需要至少破除兩大難題。第一個是生產成本。目前,鈦金屬的原材料價格大約為200元每公斤。而在生產環節,相較于規模化生產技術成熟的鋼材,鈦的生產加工難度和精度要求更高,一臺激光打孔機的成本在50-60萬元之間。此外,設備隨使用時間增長需定期更新,進一步增加了成本。
以咖啡濾網為例,由于孔洞的精細度要求極高,劉敏業投入重金引進德國的高精度打孔機械,而且每個濾網的制作時間超過40分鐘,每天產量僅有二十多個。如此高昂的生產成本自然會導致產品價格上升,成為鈦制品走向大眾市場的一大挑戰。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鎧斯在生產流程中引入半自動機械,并摸索出較為成熟的自動化生產技術路徑。2019年,鎧斯在南海區丹灶鎮建立了新生產基地、標準廠房和佛山總部大樓,面積達到17000m2。
劉敏業透露,公司新落成的總部大樓里配備了自動化生產線和最新的生產設備,包括由佛山本地制造的機器人生產線和沖壓機,公司計劃進一步購置土地擴大生產規模,搭建智能化的生產流水線。
另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是如何找到鈦制品觸達生活的場景。從性能來看,鈦有更強的耐溫能力、抗腐蝕、耐銹以及抑菌能力,而且重量更輕。同樣體積的杯子,純鈦材質的重量大約只有304不銹鋼的一半。基于這樣的特性,鈦制品在國外率先被戶外愛好者所追捧。
在劉敏業看來,戶外賽道是品牌能夠觸達消費者并且讓公眾認識鈦金屬的重要場景之一,“鈦的超硬超輕特性在戶外輕量化裝備上表現的非常好,再加上戶外行業是個新興的產業,因此我們把戶外賽道作為發力的方向”。
鎧斯自2005年起就開始開發戶外產品,最初主要面向海外市場進行OEM生產,同時在國內通過戶外專賣店建立起品牌影響力。為了驗證產品的性能,劉敏業親自將產品帶到極端環境如珠峰大本營進行測試,并多次組織海邊攀巖活動來展示產品的實際應用。
(鎧斯品牌展廳內露營產品套裝。受訪企業供圖)
2020年全球疫情暴發,人們對自然、健康的向往使得戶外用品行業規模擴張再度提速。《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疫情后消費者對兼具戶外和私密性的露營活動的偏好提升,推動了行業的持續增長。據預測,2024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額將達到274.40億元。隨著戶外露營熱潮的興起,鎧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迅速調整策略,將戶外鈦裝備和家居鈦用品結合起來,優化完善產品線,在特色化方面下功夫。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更加注重健康和衛生,鈦因為耐銹和抑菌的特性開始受青睞。因此我們除了戶外產品外,還在補充完善家居產品線,逐步提升產能。不過當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一些商家通過價格戰和以次充好的策略來爭奪市場份額。但我們會依然堅持產品和技術創新來保持產品競爭力。”劉敏業說。
本文鏈接:高成長企業|鎧斯:戶外新風口,將“超級金屬”鈦吹向平常百姓家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627-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