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9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聽取今年糧食生產形勢和農業工作情況的匯報。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持之以恒抓好糧食生產和農業工作,有效應對洪澇災害等不利影響,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豐收在望,“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要精心組織抓好“三秋”糧食生產,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做好機收組織調度,確保秋糧豐收到手。及早研究制定糧食收儲政策預案,盡快公布新年度小麥最低收購價,完善大豆加工獎補政策,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
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9月份新聞發布會,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全國秋糧長勢總體正常,奪取豐收具備有利條件。
秋糧豐收在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夏糧產量2995.6億斤,比上年增加72.5億斤,增長2.5%,創歷史新高。早稻總產量563.5億斤,連續4年在560億斤以上,總體保持穩定。
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院院長趙霞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夏糧產量創下歷史新高,為秋糧豐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信心基礎。這一成就不僅反映了我國整體農業生產條件的持續改善,也為秋糧生產創造了穩定的市場環境,有利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據9月19日央視網消息,我國秋糧即將迎來大面積收獲。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西南地區中稻、玉米收獲正處于高峰期。東北地區玉米、水稻、大豆等秋糧作物大面積收獲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黃淮海地區大豆、玉米等秋糧作物大面積收獲時間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長江中下游中稻大面積收獲時間為10月上旬至下旬。南方雙季晚稻大面積收獲時間為10月中下旬。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稻米分析師岳姝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粳稻產區零星收割青糧,少數地區新作水稻正在收割中,大部地區將于國慶節后進行收割。
8月30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今年秋糧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增,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正常,奪取豐收有基礎有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胡冰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在糧食生產和農業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有效應對洪澇災害等不利影響后,夏糧產量創下了歷史新高,而秋糧也呈現出豐收的態勢。這表明今年秋糧生產在產量上有望超越或保持與往年相當的高水平。
趙霞也認為,今年的秋糧生產前景喜人,豐收在望。在水稻方面,岳姝帆表示,今年天氣尚可,水稻穩產甚至豐產預期較強。
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
9月5日,中國氣象局舉行2024年9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在會上介紹,北方大部地區9月以晴或晴雨相間天氣為主,利于玉米、大豆、一季稻等糧食作物灌漿乳熟和成熟收獲。9月中下旬,預計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中部、華北西北部等地遭受秋收連陰雨風險高,秋收進度可能偏慢。
大規模秋收即將開始。國常會明確,要精心組織抓好“三秋”糧食生產,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做好機收組織調度,確保秋糧豐收到手。
胡冰川表示,會議強調了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做好機收組織調度,以確保秋糧的豐收。這反映出今年在秋糧生產過程中,政府對于災害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更加重視,以保障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趙霞表示,抓好"三秋"糧食生產是確保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環節,應當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一是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各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這需要農業部門、其他政府部門、農民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二是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提高風險應對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需要先進的監測技術,還需要快速有效的應對機制。
三是要做好機收組織調度。機械化收割是保障收成的關鍵,確保收割及時高效,不僅能減少收獲環節的損失,還能為后續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四是要做好收獲后管理。秋糧豐收不僅要看產量,還要看品質。因此,做好收獲后的干燥、儲存、運輸和初加工等管理工作同樣重要,這關系到糧食的最終質量和農民的實際收益。
趙霞表示,這些措施涵蓋了秋糧生產的全過程,體現了全鏈條、全方位的保障理念,旨在實現"顆粒歸倉"的最終目標。
胡冰川表示,各地應密切關注氣象變化,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防范應對工作,確保秋糧生產不受或少受災害影響。同時做好機收調度,合理安排機收時間和力量,確保秋糧能夠及時、高效地收獲,減少損失。
在水稻方面,岳姝帆表示,經市場調研,秈稻產區有高溫干旱天氣,對晚稻后期灌漿或有影響,仍需做好蓄水準備。粳稻產區除霜基本較往年持平或略晚,暫無特殊影響。局地前期降水偏多,漬澇區還需在晴天排澇散墑。
岳姝帆表示,目前晚稻暫未收割上市,目前仍需多加防范。一是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二是部分產區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存在干旱風險,需做好蓄水和用水調度,防范干旱帶來的不利影響等。
在玉米方面,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玉米分析師李迎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玉米產區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及西北地區,目前來看大部天氣晴朗,對收獲影響不大。近期接連有臺風從南方著陸,臺風路徑屬于不可控因素,應提前做好應對臺風的準備。
本文鏈接:秋糧長勢總體正常,豐收具備有利條件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366-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