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吳蓉 佛山報道
“引導企業采取跨國并購、中外合作、技術聯姻、委外生產等方式走出去”“深入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全面對接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深度參與建設環珠江口‘黃金內灣’”“支持有條件的村居成立市場主體統籌運營集體資產,試點開展股份制公司化改革”……
9月29日,佛山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召開,佛山市委書記鄭軻代表市委常委會,向全會作工作報告。報告直面當前佛山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首次提出“五立五破”,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破除妨礙改革的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精神狀態,爭當改革開放示范。
報告提出,一是立起大灣區極點城市的大擔當,破除囿于一域的小作為;二是立起爭當改革先行者的大環境,破除少干少錯的小算盤;三是立起狠干快干現代化的大氛圍,破除一拖二慢的小把式;四是立起發展沿鏈經濟的大格局,破除同質內卷的小眼界;五是立起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大胸懷,破除患得患失的小家氣。
構建年輕態現代化制造業體系
佛山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是制造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切入點是推動轉型升級。面向未來,報告提出,將“著力構建年輕態現代化制造業體系”。
報告強調,佛山要嚴守450平方公里以上工業用地保護紅線,推行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全力保障優勢主導產業、戰新產業用地需求;高標準建設“雙十園區”,推動新增產業用地向園區集中,打造承載新質生產力的主平臺;堅持以“工改工”為主,打好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攻堅戰,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約要空間。
傳統產業是佛山經濟的基本盤,轉好了就是新質生產力。在此背景下,報告提出,佛山要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施“人工智能+千行百業”行動計劃,持續加力數改智轉,深入推進標桿引領“示范轉”、產業鏈條“協同轉”、產業集群“聯合轉”,系統推動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管理創新,讓佛山制造基業長青。
在產業結構上,要建立發展沿鏈經濟體制機制,推動高端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型儲能、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組鏈成群、躍增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同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工業設計、科技服務、現代金融,助力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創新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報告要求,佛山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加強技術研發,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集群;要優化科技成果轉化路徑,支持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等建成“科技工廠”,引進和建設一批面向市場的中試平臺,打造概念驗證之都、小試中試天堂。
此外,報告還提出,佛山要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企業家培育工程,鼓勵民營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選聘職業經理人,支持企業開展股權多元化、資產管理規范化、治理結構現代化改革,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造更多“百年老店”;要實施區域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三位一體”品牌發展戰略,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推動建設一批高美譽度的名產、名企、名廠、名品,構建“十百千萬”品牌矩陣。
實驗區建設+集成式改革
建設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是廣東省委賦予佛山的重大使命、重要機遇,必須干成干好。“要以實驗區建設為牽引,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探索市域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全會上,鄭軻再次強調要著眼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著力破解土地瓶頸問題。
報告指出,要深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既穩又活推進“三塊地”改革,完善地票、房票、水票、林票、綠票制度,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完善新增集體建設用地與留用地欠賬掛鉤制度,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探索“耕地銀行”等土地流轉服務模式,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
要深入推動功能板塊戰略協同,圍繞構建“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產業聯動格局,重點實施以戰新產業打頭陣的北向戰略、以基礎設施建設打頭陣的西進計劃,打造更具輻射力、牽引力的城市中心,推動功能板塊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要著力打造“千億鎮街”群,分類建設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
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佛山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比較早,全市農村集體資產超1300億元,集體經濟年度總收入超億元的村居近80個,但卻普遍面臨股權固化、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等問題。
隨著城市整體品質提升,以及產業形態轉變,特別是人工智能發展,低端的經營模式首當其沖會受到影響。
鑒于此,會議提出,要多路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探索建立集體資產管理與經營有效分離機制,支持有條件的村居成立市場主體統籌運營集體資產,試點開展股份制公司化改革。同時,探索國有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元混合發展,更好發揮職業經理人作用。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自主經營、租賃經營和參股經營,打造更多“億元村居”。
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作為大灣區城市群的極點城市,佛山擁有著“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又坐擁通江達海的地利之便,對外開放的基礎非常優越。正因為此,“開放”成為本次報告的關鍵詞之一。
外貿和外資是改革的重點領域。報告明確,佛山要深化“五外聯動”,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大力發展中間品貿易,創新提升服務貿易,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要培育壯大外貿新業態,優化跨境電商生態鏈,引進培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和供應鏈企業,支持和引導企業布局建設海外倉,大力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新模式,擴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推動對外貿易量質齊升。
報告還強調,要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完善跨國公司直通車和外資企業圓桌會制度,吸引更多外資企業落戶佛山。
作為開放的“窗口”,佛山接下來還將建設更多開放平臺。報告指出,佛山將加快建設運營佛山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保稅維修等業務;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佛山聯動發展區,深化與自貿區三大片區對接合作,強化改革經驗轉化應用。此外,還將發揮國際陸港功能,用好保稅物流中心政策優勢,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推進保稅倉儲、國際中轉等業務提檔升級。
此外,報告提出,佛山要著力提升佛港澳互聯互通水平,健全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體制機制,抓住民生、金融、貿易、數據等重點合作領域,推動更多民生政務事項“跨境通辦”,服務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本文鏈接:佛山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召開,“五立五破”全面深化改革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843-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