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9月24日,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自2013年工博會首次獨立設置機器人展區以來,發展至今年機器人展區面積高達5.6萬平方米,350余個中外品牌參展。
工業機器人已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半壁江山。2022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174億美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7億美元,占比50%。
我國已連續11年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國。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覆蓋中國國民經濟的60個行業大類和168個行業中類,廣泛應用于碼垛、沖壓、焊接、切割、噴涂、上下料等工業場景中。
而未來,工業需要怎樣的機器人?從本屆工博會看,工業機器人不僅在突破精度、速度、負載,也在深入實驗室等細分領域。
突破精度、速度、負載
2023年,汽車整車及零部件、3C電子及新能源(鋰電、光伏)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合計占據近75%的應用份額。在下游市場的推動下,工業機器人正往高精度、高速度、高負載方向發展。
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ABB在工博會上推出了GoFa協作機器人系列的Ultra Accuracy(超高精度功能選項),可實現0.03mm的路徑精度。
ABB集團高級副總裁、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韓晨介紹道,GoFa Ultra Accuracy可以進一步滿足電子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金屬加工等行業對超高精度生產制造的需求。
具體而言,其應用需求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制造中的粘合和密封、汽車零部件的激光焊接、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復合材料層以及金屬加工過程中的精密激光切割等;還可以用于在3D打印構建原型時精確定位增材層,以及在計量應用中進行精確的質量檢測。
在中科新松展臺,記者看到了一臺會“拼字母”的積木拼搭機器人。中科新松銷售總監姚志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款機器人可以用于工業的精密裝配領域:機器人能夠對裝配的角度、力度、方向進行靈活調整,實現柔性力控。
“高速度”方面,三菱電機展出了一臺名為TOKUFASTbot的魔方復原機器人。此前在5月21日,其原型機以0.305秒的時間,刷新了機器人魔方復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超過此前0.38秒的機器人魔方復原最快紀錄。
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道,這要求伺服系統具有高速、高精度、高響應:機器人從拍照到通過AI色彩識別算法算出魔方復原路徑,只花費幾毫秒;再花費幾毫秒傳至電機;最后電機驅動操作軸協同旋轉魔方,花費約290毫秒。
“高負載”也是工業機器人的發力方向:中科新松展出了多可全系列產品,負載范圍自3公斤至30公斤;埃斯頓展出了擁有35千克負載和2100毫米臂展的機械臂;節卡機器人首發的JAKA MAX系列工業協作機器人更是將負載提高到了40公斤。
解決方案涌現
在工業機器人之外,展商們也帶來了以機器人為基礎的工業場景解決方案。
本屆工博會上,ABB機器人展出了實驗室解決方案:將GoFa協作機器人裝在移動機器人上,以此完成進出實驗室門及一系列實驗室操作任務。
“現在機器人很火的一個概念,是用于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機器人可以在實驗室中完成液體轉移、樣品混合、高通量篩選等工作,有助于實驗室向自動化、無人化發展。尤其在應急場景中,機器人可以進入實驗室轉移危險樣本,確保消防員救援時的安全。
三菱電機帶來了半導體行業數字化制造解決方案:在設備研發階段,通過采用三菱電機的3D仿真軟件MELSOFT Gemini,可以實現動作方案的提前驗證與流程優化;定制開發了碰撞檢知功能,以及不搭載傳感器的恒力保壓功能,保護芯片不被損壞。
此前在2024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優必選科技還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解決方案”,能夠完成智能搬運、智能分揀、智能質檢、螺絲擰緊、零件安裝、過程材料操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形機器人逐漸應用于工業生產,本屆工博會機器人展上也特別設立了人形機器人專區。
老牌工業機器人企業埃斯頓帶來了旗下公司埃斯頓酷卓的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臧家煒介紹道,這款機器人目前已經能完成簡單的共惡意作業,比如通過智能相機識別身邊的工業零部件、將其抓取并搬運。“該款人形機器人制造所用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關節驅動器、減速器、電機、運動控制器、攝像頭等,基本都是國產的。”
本文鏈接:工博會觀察:工業機器人加速突破精度、速度、負載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4-11616-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