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博鰲報道
全球供應鏈出現碎片化趨勢,全球化逆風漸起,世界如何應對?
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Guy Bernard RYDER)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辦期間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因為多種原因被重構。盡管全球的貿易關系處于微妙的境地,對等關稅帶來沖擊,全球處于動蕩時期,但他不認為世界正走向“去全球化”,也不認為開放貿易體系會終結,全球仍需要克服分歧、加強合作。
(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資料圖)
當前多邊合作面臨眾多挑戰。蓋·萊德告訴記者,數十個地緣沖突正在發生,氣候問題愈發嚴峻,貧困現象加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今天世界所面臨的問題,各國需要合作。在國際規則遭遇巨大挑戰的困難時刻,有很多全球問題還沒有找到足夠好的解決方案。
蓋·萊德認為,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所創建的治理架構已經不能適應時代潮流,全球治理體系需要更加現代化,變革迫在眉睫,未來也存在很多機遇。亞洲經濟增長在全球非常有活力,中國在亞洲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其他國家發展,通過技術合作、資金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助力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
在貿易保護主義的挑戰下,中國堅決支持多邊主義,蓋·萊德認為這非常重要。中國在包括聯合國的多邊機構中成為關鍵力量,幫助全球度過現在這個比較困難的時期,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非常重要。
在AI時代,如何避免未來機器人掌控世界的風險?合作是避免局勢失控的唯一路徑。蓋·萊德告訴記者,人應該控制技術,而不是技術來控制人,AI時代更需要包容性的全球化,防止技術失控。“四五年前人工智能并不在我們的政策雷達范圍內,但如今,人工智能在全球政策日程上是重中之重,我們需要在人工智能治理上加強對話,保障公平性。”
目前關于AI的全球對話只建立在很少的國家之間。蓋·萊德透露,107個國家沒有參與任何對話,未來AI對話空間需要更具包容性。中國是AI超級大國,DeepSeek掀起市場熱潮,他希望中國在全球對話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助力全球社區更好地進行討論。
展望未來,蓋·萊德表示,AI全球治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要讓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參與到AI的治理中,全球需要付出新的努力來縮小鴻溝,建立基礎設施,給人們更多的培訓機會。
本文鏈接:博鰲論壇2025丨對話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全球供應鏈“重構”,但開放貿易體系不會終結http://www.lensthegame.com/show-3-137532-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左手倒右手?馬斯克,大動作!